”,在购买宝玉石时,发觉两颗分明彻底不同的石头也叫“猫眼”不由疑问,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吗?
其实并不是,所谓猫眼是指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常见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有:金绿宝石、碧玺、石英、透辉石、矽线石、透闪石、长石,以及人工玻璃纤维猫眼等。
属斜方晶系,非均质,折射率为1.745-1.755,显二色性,色散0.015,密度为3.76g/cm3,硬度为8-8.5。因首要产于东南亚一带,以斯里兰卡的最为闻名,又称为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贵重的种类,归于国际五大宝贵高级宝石之一。
常见猫眼石的色彩为金黄色、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褐黄色等,其间以蜜黄色最为贵重。因其稀有性和尊贵性,所以只要金绿宝石猫眼能够单独用猫眼称号。
硬度7—7.5,无解理,色彩多样,有绿色、黄色、粉赤色、无色等,密度3.06 g/cm3, 折射率1.63,有着十分显着多色性,在不同的方向调查时,会呈现不同色谐和深浅的色彩改变。
硬度7,密度小,为2.65 g/cm3,折射率1.55。当水晶中含有定向的管状汽液包裹体,可构成无色的石英猫眼。
当水晶中含有定向摆放的针状金红石包裹体时,也会呈现猫眼效应,在市场上称为“钛晶猫眼”。
半通明,灰白—灰褐色,硬度7,密度3.25 g/cm3,折射率1.66。矽线石猫眼有一组底面彻底解理,使用放大镜调查,能够在宝石底部看到清楚的解理面。
由定向摆放的纤维状透闪石集合体组成,绿色,半通明,猫眼效应显着,硬度6.5,密度3.10 g/cm3,折射率1.62,因为盛产于台湾,也称为台湾猫眼。
一种硅酸盐矿藏,一般具有浅蓝或浅紫色,玻璃光泽,通明至半通明。折射率 1.542 ~ 1.551,硬度为 7。
天然锆石是一种硅酸盐矿藏,它是提炼金属锆的首要矿石。据GIA官网显现,天然锆石中也有发生猫眼效应的。
猫眼坦桑石:坦桑石折射率:1.697-1.700(±0.005),硬度:6-7,常见带褐色彩的绿蓝色,还有灰、褐、黄、绿、浅粉色等。经处理后,去掉褐绿至灰黄色,呈蓝色、蓝紫色。
由人工玻璃纤维形成的猫眼石,也叫玻璃纤维猫眼,有黄色、绿色、蓝色和赤色等各种色彩。眼线条,能够是平直的眼线,也能够是曲折的、S形眼线。在市场上大量呈现,是仿天然宝石猫眼的首要种类,可仿各种宝石猫眼。
猫眼眼线明晰显着,规矩,用放大镜从笔直眼线的旁边面调查可看见有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硬度低,为5左右,往往可呈现划痕。
当宝石内部的纤维或针状包体平行密布定向摆放,凸面琢型的底面与包体摆放面平行,这样才能够在弧形面上发生猫眼光带。
目前市场上金绿宝石猫眼石和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以及人工合成玻璃猫眼的价格距离较大。咱们整理了以下几个方法来辨别金绿宝石猫眼。
2、用单光源从猫眼石旁边面照耀,猫眼石两边的色彩不同。从左边照蜜黄色的猫眼石时,左边呈蜜黄色,右侧呈乳白色,从右侧照耀时,其色彩正好相反。
3、人工猫眼石是用玻璃纤维制成的,有赤色、蓝色和褐黄色,其间褐黄色种类有些像天然猫眼石。二者的区别是:人工猫眼石在弧形顶端一起呈现2-3条亮带,而天然猫眼石仅一条;用放大镜调查人工猫眼石的两边,可见六边形蜂窝状结构;一起人工猫眼石比天然猫眼石的硬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