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头萌脑的卡通属相蛇、绘声绘色的仿生写真蛇、神话传说里的白蛇青蛇……蛇年新年,仪征市非遗真州石绘的传承人刘燕用画笔在石头上创造了丰厚的“蛇”主题著作,这些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工艺品,“蛇”里“蛇”气,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文明体会。
2月1日,记者在仪征市真州镇一处小工作室内,见到了正在创造的刘燕。在她的画笔下,一条条形状万千的蛇在石头上绘声绘色。
刘燕介绍,石绘艺术起源于古代人类的壁画艺术,敦煌壁画便是历史上典型的壁画。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省曲阳王处之墓出土的唐末五代时期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这也是国宝级的文物和艺术珍品。清末时期,仪征十二圩一带呈现了一批擅长石绘的手艺演员,他们以石材作为画底,精画各种形状的属相像,再到后来,这门技艺跟着时刻的消逝几近失传。
2015年,刘燕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石画,有国画根柢的她决议试着在石头上作画。仪征盛产各类石头,最常见的有鹅卵石、岩石和雨花玛瑙石。在刘燕看来,这些石头都是大自然的奉送,她想凭仗天然资源,把这些石头画捡起来。
石头自身不会“说话”,但凭仗天然的纹路特色,再结合刘燕的构思规划,严寒的石头有了共同的生命。刘燕拜新疆石绘名家、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益民为师,开端体系学习石绘。刘燕悉心学艺,很快就找到了门路,关于怎么选石头、什么石头合适什么体裁的创造,她已颇有心得。
真州石绘的工艺较为杂乱,从选石、清洗、构图到彩绘,再到最终封层,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刘燕使用石材自身的唯一性,创造出了一件件绝无仅有、无法仿制的孤品。
在刘燕的不懈努力下,“因地制宜”的真州石绘已被列入扬州市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看护文明、传承非遗,多年来,刘燕积极参加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在多个校园、社区为百余名孩子每周开讲两次石绘公益课。在她的影响下,非遗石绘已被渐渐的变多人熟知。
上一篇:各类矿石图片赏识[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