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可抵岁月漫漫,坚守可抵道阻且长。十几年来,他,致力于中重度盐碱地改良研发技术,从过去的涉猎不深变成了今天的行业专家,他,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研究实验总结形成的“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为黄三角地区根治盐碱地提供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和上万亩改良示范基地,综合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了流金淌银的米粮川、吨粮田,在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了新时代拓荒者的传奇。
他,就是垦利盐碱地产业研究院院长、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盖俊山。
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如何让贫瘠闲置的“盐碱荒滩”变身具有产出效益的“金山银山”?我市先后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荒碱地开发、中低产改造等项目,探索形成了上农下渔、暗管排碱、引黄漫灌、半咸水养殖等多种盐碱地治理方式和一批适用的盐碱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其中不乏一些生于东营,长于东营,毕生致力于盐碱地改良的有志之士,盖俊山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
敢于向盐碱地改良这一世界性难题叫板!2005年,在盖俊山的带领下,注册投资的金额1亿元,一家集排碱管材生产销售、盐碱地改良设计、施工作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锐企业——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盐碱地被称为地球的“牛皮癣”,盐碱地改良更是世界性难题。“20世纪80年代,我刚初中毕业,生活很难。我发现大面积的盐碱地都在撂荒,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不长庄稼。把盐碱地改良成为高产田,就成了我毕生的理想。”祖祖辈辈生活在东营市垦利区高盖村的盖俊山回忆道。
盖俊山怀着治理改良家乡盐碱土地的梦想和情怀,十几年来从始至终坚持根治盐碱地课题研究实践,他带领他的团队,足迹基本踏遍了全市中重度盐碱地,并多次赴荷兰、德国等国家考察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洽谈引进国际先进的机械设备。盖俊山团队调研的足迹更是遍布新疆、甘肃、河北、天津等沿黄沿海地区,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试验,并与国家盐碱地研究中心、中科院、农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机构、专家学者交流合作,一同研究探讨盐碱地治理技术。
“盐碱地原土原位根本治理之所以成为一项业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还在于治理后防止土壤再次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两大技术瓶颈长期不能攻破,涉及技术、材料、装备、环境、气候、水资源等许多亟待解决的明显问题。”盖俊山认为,学习世界先进的技术只能受到启发,要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盐碱地治理技术,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此,他精心制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课题,最重要的包含排碱装置结构技术系统、排碱管材料配方结构技术系统、排碱管滤膜材料技术系统、排碱装置动力技术系统、布管设备技术系统、排盐防逆流监测系统、暗管渗灌施肥系统七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明确科研目标和方向。
“盐碱地治理,不能完全照搬一种模式,就像脚下的这一片地,可能是一步三换土。”不是在田里,就是去田里的路上,盖俊山说,“裤脚沾满泥点子,才想出金点子。治理盐碱地就必须来到现场,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在制定科研计划的基础上,盖俊山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奋力攻关,多少个日夜,多少年持续努力,无数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从不灰心,坚定地向着科技高地冲锋,终于取得显著成果,获得“一种立体全封闭绿化真空排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一种盐碱地改良风力真空降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2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同时,还获得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此基础上,公司总结形成了“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为根治盐碱地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2019年,东营市科学技术局组织国内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组成评价委员会,对乾舜公司研发的“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进行了专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综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东营市人民政府东政字〔2022〕4号文件中,将“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根治盐碱、改善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列入了2022年全市283个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给我一片盐碱地,还您一片高产田。”从撂荒16年,几近寸草不生的高度盐碱地到经测产平均亩产357.11公斤小麦的粮田,2022年,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根治盐碱地在垦利区垦利街道实验成功,3000亩十几年的“撂荒地”变吨粮田,也标志着我市盐碱地治理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我们于2021年6月中旬开始灌水洗盐,期间为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种植水稻。整个灌水过程,本着既节约用水、又确保洗盐效果的原则,根据自然降雨和水分蒸发状况等真实的情况,先后进行了3次灌水,平均每亩每次灌水140立方米,而且每次灌水后都认真检测洗盐排水含盐量指标变动情况,动态检测洗盐效果。经检测,土壤含盐量由治理前不同区块的12-16‰,这个范围都属于重度盐碱,治理后土壤含盐量平均值降到了3‰左右,土壤PH值由原来8.53降到7.95,能达到种植常规旱作农作物的基础要求。”盖俊山说道。
“新技术主要采取盐碱地原土原位、地下双层暗管、全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实施工程技术,可有很大效果预防盐碱地治理后土壤再次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地下部分主要有四个创新:垂直辅塑物理办法隔离周边盐水、双层排碱管淋洗和控制地下盐水上升、负压集排双层排碱管内盐水、定期高压反冲措施确保排碱管设施经常使用。地上部分主要是对地下全系统进行物联网现代化智能管控,满足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盖俊山解释。
据了解,国内首创盐碱地“封域双层暗管排盐”技术,已获19项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是用塑料膜垂直铺塑、封闭区域,防止盐水内侵,并通过在地下铺设双层暗管,实现上层管淋洗排出盐分,下层管阻断咸水爬升,能做到“治理1次,50年不返碱”。从试点情况看,垦利区1.1万亩试验田应用该技术后,1到2年内土壤含盐量就可由16‰降至3‰,PH值由8.53降至7.95,玉米最高亩产1200斤,高于全省盐碱地玉米亩均产量270斤,极具大面积推广价值。
万亩盐碱荒滩变成了米粮川,技术虽好,但每亩3000至5000元的投入成本让不少普通农户望而却步。“通过政府引导,把农户的撂荒地低产田流转过来,由公司统一进行治理,治理完后再进行统一经营,既保证老百姓有了一项长期稳定收入,同时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治理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盖俊山介绍,2021年5月至12月,乾舜公司开始流转垦利区垦利街道五庄、赵屋、宋坨村土地3000亩,投资925万元进行了改良,收到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共流转垦利街道、永安镇的十余个村,共2万亩土地。
金秋时节,在垦利街道十八户村的黄河三角洲耐盐水稻科技基地里,东营市本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2600亩水稻颗粒饱满,亟待收获。“前几年,我们对接引进了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汇集了中科院、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力量持续攻关,对3000亩重度盐碱地进行原土原位根本治理,土壤含盐量由原来16‰降至3‰以下,成功蹚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盐碱地生态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新路子。”垦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强介绍,接下来,垦利街道将以培育高效耐盐碱植物、改善耕地质量和提升综合产能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好总投资6749万元的后备资源项目、盐碱耕地提升项目等,努力在盐碱地粮食生产现代化、绿色生产标准化、农机装备智能化和探索与农利益联结机制上实现更大突破,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大文章。
位于永安镇的垦利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项目,通过实施5000亩盐碱耕地综合治理、盐碱地设施农业、盐碱地种业育繁推及农作物新品种新模式集成示范等项目,引进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优势资源入驻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全方面提升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乾舜作为技术支持者,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未改良的土地苗疏疏落落,而改良后的土地长满了茂盛的庄稼。
“仅靠有技术,没有先进的设备,也行不通。看,这是公司投资420万元购买的美国凯斯大马力拖拉机,也是国内第一台,可实现深松作业。我还订了5台风机,马上到货安装,可以用风能改良盐碱地,这也是我的首次创新。”对公司的先进设备,盖俊山如数家珍,“公司引进的德国排碱波纹管全自动生产线可实现管线生产、打孔自动一体化;自主创新研发了一种双壁任曲防淤堵排盐管专利产品,内壁光滑,有很大效果预防管道淤堵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从德国引进了国内首台排盐管外包滤料生产线,替代了传统沙滤料施工工艺,解决了施工环节多和成本高等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量达到300万米,管材常规使用的寿命达50年以上。荷兰HT3035铺管机、美国凯斯3154型布管机、美国沃尔夫铺管机可分别满足1.6米至2.5米深度的排盐管铺设作业;法国贝松深耕犁大马力、高速度、翻转犁,可满足大宗地块土地深松破结的需求。”
依靠科学超前的生态治理设计,凭借先进的进口机械设备,近年来,乾舜公司先后在新疆、河北、东营等多省市实施的盐碱治理项目,都取得明显成效,对于今后继续大规模治理盐碱化耕地、发展旱作种植和节水灌溉高效农业、根本缓解黄河用水突出矛盾、助力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收入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来自农民群众的认可,在盖俊山眼里是最珍贵的。“最初,村民们都说,‘这么重的盐碱地,他们不可能种植成功。”从最初的高度质疑,到看到小麦长势后的讶异和高兴,村民们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垦利街道赵屋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光说,“现在,我们每年都有每亩400-450元的土地流转费,老百姓也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是看着撂荒地上长满了粮食,心里舒坦!”
三年时间过去了,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如何?9月26日,再次来到改良现场,记者看到,2022年改良完成的3000亩撂荒田采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玉米穗饱满,大豆生长正旺,2023年改良完成的500亩盐碱地内稻花飘香。“今年,虽然雨量比较大,但是长势还不错,玉米预计能达到亩产500公斤,大豆能到100余公斤。水稻喜水,夏天的几场大雨对水稻生长有利,更压碱,帮助改良土地。”盖俊山兴奋地说,“我们公司共流转了20000亩地进行盐碱地改良,同时还承接了垦利区、河口区共3万亩的国家盐碱地试点项目。”
8月21日,全市加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上持续加力、攻坚突破,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东营贡献。对此,乾舜公司积极响应。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人才项目支持下,慢慢的变多的农业人才、青年学子投身农业试验示范一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技术成果得到推广,助力盐碱地变成高产田。”盖俊山说道。
在盖俊山的影响下,女儿盖静也投身到了盐碱地治理的工作中来。“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公司CEO,盖静信心满满,“盐碱地后备粮仓,向盐碱地要粮食,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继续在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上实现新的突破,为推动治理盐碱化耕地、发展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农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抓好试点项目建设,抢抓进度、严抓质量、狠抓样板,确保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在我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走在前、作表率。”
阡陌纵横,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一片片水稻、玉米、大豆,密密匝匝,生机盎然。片片绿色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盐碱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科技兴农,实干兴邦,随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声名远播,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的领导、专家、企业人士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并邀请盖俊山走出东营,向全国各地推广经验做法。未来,还有更多的盐碱地等待乾舜公司去开垦。
下一篇:温润凝腻 丽质天成——寿山芙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