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d-d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d-d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d-d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d-d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为“铀”而来_厨柜空间_杏彩登陆,杏彩彩票官网app下载,杏彩官方彩票平台登陆
为“铀”而来 返 回 列 表
2024-09-17 厨柜空间

  江西省地质局原总工程师陈然志,年逾八旬,在长达60年寻找铀矿的职业生涯中,凭着对伟大祖国的忠贞和热爱,怀揣着为祖国找大矿、找富矿的坚定信念,勇于探索、顽强拼搏,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业绩。多次荣获省部级劳模、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2年,历时18天的全国性“沉积矿床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江西省地质局二大队成功召开。陈然志总结交流的“一槽二碳三覆盖”成矿规律,很快在全国核地质系统传开。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组建专业铀矿地质勘探队伍。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勘探专业的陈然志响应祖国号召,来到位于浙江衢州的华东608队第7队(江西省地质局二大队前身)工作。

  白面石矿田是二大队入赣后勘探的第一个大型铀矿田。那时,队伍急需在赣南找到探矿突破口,以便立足扎根。可以说,没找到这个矿田,就没有后来二大队“核工业功勋地质队”的地位。

  在白面石矿田的勘查中,大队开始采取“切西瓜”战术,钻机由边缘向中心部位施工。最初效果很不理想,59个钻孔只有两个钻孔见到工业矿体,大家心里都非常着急,怎么办?一定要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实施工程的方案来。

  当时已担任白面石矿田龙坑矿点七〇一工区地质组长的陈然志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他带领地质组成员日夜奋战,用了整整4个月时间,对地层、岩石、构造和矿化的地表露头做全面踏勘,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翻阅大量沉积矿床和沉积相的资料和文章,深入研究龙坑盆地成矿规律,并广泛吸取总结实践经验,最终抓住了砂岩厚薄这个关键,找出了控矿规律。

  陈然志决定选择盆地最凹处的黑风口作为突破口,布设5台钻机主攻黑风口。奇迹出现了,经过55天的奋战,第一个孔见到富矿,接着又连打了3个孔,孔孔见矿。

  经过实践的反复验证,陈然志用通俗的语言总结出了“一槽二碳三覆盖,砂岩厚薄是关键,注意斑岩把人骗,水文异常在上边”的找矿经验。

  有了这把“芝麻开门”的金钥匙,找矿的自由度和钻孔命中率大幅度的提升,矿床逐步扩大,使得许多原来认为无矿的地段恢复了生机,龙坑也由小矿点跃升为大型矿床。最终经过13年的拼搏,向国家提交了白面石火山岩型铀矿田。

  白面石铀矿田的发现和成功勘探意义重大,它不仅对我国火山热盖型铀矿床找矿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一些沉积铀矿床勘查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1978年陈然志撰写的《白面石铀矿成矿规律》论文获全国科学大会三等奖。

  对于河草坑矿田,有的人觉得这里岩体以花岗岩为主,应主攻花岗岩型铀矿,预判矿体走向为东西向,这一思路针对上寮、河草坑、庙背等矿床确实有效,但在草桃背地区却遭遇挫折。

  此时,岩芯中几块特别的角砾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人说是沉积形成的,有人根据角砾尖棱、石英波状消光等特征认为是构造形成的,也有的人觉得成分复杂,是火山造成的,专家都拿不准。但陈然志坚信这是火山岩。

  为了得到证实,他来到钻机机场,将原本就地掩埋的上百个岩芯一个个刨出,清理洗涤干净,仔仔细细地观察,绘出上百张素描图,发现这些角砾岩中存在浆屑,且形状不一,有破布状、蚕虫状、火焰状等,这说明过去它们很可能是火山爆发的岩浆,继而发现其他钻孔的岩芯也有类似现象。大队组成学习组,派人带上有关图件资料、光薄片及实物标本,到火山岩研究权威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去学习请教。最终确立了这种角砾岩是火山隐蔽在地下爆发形成的。大队将其定名为“隐蔽爆发角砾岩”,简称“隐爆角砾岩”,这一命名也得到了地质界专家的认同。

  思路一变天地宽。火山成因确定后,陈然志立即提出“包围火山口,注意东西向”的钻孔布设方案。施工钻孔后,成功发现厚大工业矿体,见矿率达70%,河草坑矿田找矿前景一片明朗。

  随着找矿工作的推进,草桃背矿床迅速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河草坑矿田成为江西五大铀矿田之一。

  “隐爆角砾岩”的发现也开拓了后人对赣南火山岩研究的视野。人们对陈然志敬佩不已,江西省地质局原地质矿产处处长朱立庠说,“从1960年至1983年,陈然志一直工作在野外一线,龙坑矿床和草桃背矿床完全是依靠他的力量找出来的,这在整个核地质系统都非常地少见。”

  1985年前后,陈然志在前人已开展的基础上接手“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项目。他特别申明:“如果申报成功,局、队总工程师的名字一个都不上报。我们要为集体荣誉而战。”

  赣杭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极具科研价值。人心齐泰山移,240名技术骨干经过长达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赣杭铀成矿带项目的研究实现了突破,该项目于198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但陈然志要当一回“隐姓埋名人”的做法深深刻印在参与项目研究的所有人心里。

  2003年,为尽快培养更多的找矿技术人才,局里准备聘请一批老专家成立规划组。

  早已退休在家的陈然志当仁不让,他来到规划组,发挥“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员本色,认真组织编撰《华东铀矿地质志》《江西铀与多金属成矿项目》,完成《相山——鹅公山铀矿整装勘查区实施方案编制》,在各类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尽心尽力指导全局铀矿地质工作,为后人提供经验参考。这一干又是整整14年。

  近年来,局里建立铀矿地质数据库,地质工作实现由传统手工到数字化信息化转变,陈然志得知后额手称庆,并始终关注数据库的建设进展,提出修正意见。直到2020年,初级数据库终于建成。

  陈然志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在野外探矿现场,陈然志常给干部、技术员、工人讲课,将生产与研究相结合。对前来请教的年轻人更是倾囊相授,力求将一个问题讲深讲透,有时对一个问题能讲出七、八种解决方法。

  局核地质与能源处三级调研员狄家亮最大的感触是,陈总善于集思广益,平易近人,诲人不倦,与基层技术干部关系融洽,是最讲民主、最平易近人、最富亲和力的老专家之一,经他指点后的年轻人进步都很快。

  翻开陈然志总结的成矿规律笔记和学习材料,里面内容详实丰富,笔记工整清晰,所附的手绘素描图,扎实的绘图功底让人钦慕不已。

  60年来,陈然志全身心投入到他所热爱的地质工作中,从野外踏勘到钻孔设计再到报告编撰,从找铀到找非铀再到延伸业,他都力求尽善尽美。

  局党组书记宋斌称赞:“陈老奉献于地质事业,痴迷于地质工作,是我局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据介绍,江西省地质局提交的100多个铀矿床和大量铀矿点、乃至矿化点,陈然志都能如数家珍,详细讲解每个矿点的成矿地质背景、工作程度、地质认识、工作结束的原因及建议。可以说,陈然志是江西铀矿工作的“活地图”。他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深受全局干部职员的敬仰与爱戴。

  回首过去,陈然志说,如果说我有一点小小的成绩,那首先是党培养的结果,我要感恩于党,更努力地工作回报党的恩情。其次是团队支持的结果,大家齐心协力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成功的秘诀。再就是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