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约占地球体积的80%,查明其组成的改变是提醒地球演化动力学进程的要害,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研讨中的中心科学问题。依据大洋玄武岩的主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研讨结果,前人发现地幔的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是不均一的,可大致分为亏本地幔(DMM)、高Pb地幔(HIMU)、1型富集地幔(EM1)和2型富集地幔(EM2)等多种地幔端元。除亏本地幔外,其他富集的地幔端元都含有一种或多种随爬升进入深部地幔的地表物质。可是,除典型的大洋玄武岩样品外,大都代表不同端元的大洋玄武岩具有类似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导致难以区别何种再循环的地表物质奉献于特定的地幔端元。因而,亟需凭借其它能够识别出特定再循环组分的同位素系统说明地幔不均一性的成因。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国科大博士生、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讨所的徐东晶同学,在齐玥副研讨员与王强研讨员的指导下,选取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马关区域新生代含有很多地幔包体的碱性玄武岩作为研讨目标,展开了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Mo同位素研讨。本次研讨取得了以下首要发展:
(1)马关碱性玄武岩(Nb/U值>36)代表了地幔来历的原始岩浆,具有相对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但依据主微量和Mo同位素可分为一类(Type Ⅰ)和二类(Type Ⅱ)玄武岩。
(2)一类玄武岩首要为粗面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的微量元素组成(图1),较轻的Mo同位素组成(δ98/95Mo = -0.31‰ ~ -1.03‰)。大部分一类玄武岩具有与洋壳榴辉岩类似的Mo同位素组成标明,洋壳榴辉岩对此类玄武岩地幔源区的轻Mo同位素组成有奉献(图2)。但是,榴辉岩难以解说单个极点轻Mo同位素组成(δ98/95Mo低至-1.03‰)的样品。沉积物对一类 玄武岩源区中的轻Mo组成的奉献不行疏忽(图2)。亏本地幔、洋壳榴辉岩和沉积物三端元混合模仿较好地重现了一类玄武岩的同位素特征(图3)。
(3)二类玄武岩为碧武岩,具有比一类玄武岩更高的微量元素含量(图1)。二类玄武岩具有相对重的Mo同位素组成(δ98/95Mo = -0.11‰ ~ -0.17‰)。二类玄武岩较高的Ba、Sr含量以及蛇纹石化橄榄岩较重的Mo同位素组成标明,蛇纹石化橄榄岩对此类玄武岩地幔源区的重Mo同位素组成有奉献(图2)。亏本地幔、洋壳榴辉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岩三端元混合模仿较好地重现了二类玄武岩的同位素特征(图3)
上述作业标明,Mo同位素能有用的区别深部地幔中的再循环物质。该研讨成果近期宣布在地学重要期刊《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上。该项研讨遭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21002)和青藏高原第2次科考(2019QZKK0702)等项目的联合赞助。